服裝CAD軟件與常見五種制版方法的結(jié)合
當前我國制衣業(yè)使用的制板方法,大體可劃分為加減、比例分配、立體、原型、胸度,短寸、基礎(chǔ)樣板、D式、試穿、電腦等十多種方法。其實每種制版方法在服裝CAD軟件中都能很好的實現(xiàn)。
第一、加減法:加減法在二十世紀50年代以前大多數(shù)人都在使用它,加減法是受中式服裝裁剪方法的影響而形成的。加減法是對各種服裝的中心號型的各部位都有個固定的尺寸,然后胸圍加一寸或減一寸時,各個部位再加、減一個數(shù)值。這種方法目前在零活加工門市部好多人都在使用它。這種方法大都是師傅代徒弟教出來的,簡單、快速、易學(xué)。它對以后的比例分配法起著很大的影響。這種制圖方法在cad中就是原型法制圖或直接的數(shù)字制圖。
第二、比例分配法:比例分配法是目前我國服裝業(yè)制板與裁剪時,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它是在二十世紀50年代初期形成的,50年代以前老百姓穿的都是中式服裝,西裝和軍裝制板與裁剪時使用的大都是加減法,50年代以后老百姓脫下了長袍、短褂大都換上了制服為了推廣和普及裁剪的技藝,和出版資料,老一輩的服裝技術(shù)人員便湊在一起,研究服裝裁剪時各部位的比例關(guān)系,當時參加的人大都是男裝師傅,有的師傅當時使用的是日本的胸度法,大家感到很適用,但是它是以人體的實際胸圍為基數(shù)的,這和我國服裝業(yè)使用的加減法以成衣胸圍為基數(shù)的習(xí)慣又不相吻合,最后便參考了日本的胸度法,并以加減法的成衣實際胸圍為基數(shù)而創(chuàng)造了我國的服裝裁剪方法,大家都稱它為“服裝裁剪法”,1982年本文著者在4期《現(xiàn)代服裝》雜志上撰寫的“淺談五種裁剪法”時稱它為“比例分配法”這個稱叫以后便傳流開來。五十多年來出版的服裝裁剪、制板書籍、刊物以及教學(xué)時使用這種方法的占多數(shù),開始時為了區(qū)分于胸度法,采用的是半胸圍的1/3稱它為三分法,后來出書的人多了,為了自己與別人不同,而出現(xiàn)了六分法、八分法、百分法和十分法等等,不論哪種方法都需在后面復(fù)加一個數(shù)值,所以有人稱它為湊數(shù)法。由于十分法好計算,如100cm的1/10是10cm,2/10是20cm,所以使用十分法的人逐漸多了起來。也就是cad軟件中的尺寸表制圖,有了公式和尺寸表,這類方法制圖的好處就是各個號型都會由計算機自動生成,免去了推版的步驟。
第三、立體法:立體法大都稱它為立體裁剪,它是歐洲和美洲多數(shù)人裁剪女裝時使用的方法之一,多數(shù)人認為這項技藝是改革開放后,日本教師來華講課而傳入的。其實不然。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天津、北京和哈爾濱好多女裝師傅都在使用它,當時上海把這項技藝稱為在衣架上撈花樣,如果有位師傅用立體法裁了一件衣服,若問他怎么裁的,上海人說是在架子上撈出來的。哈爾濱人說是在架子上剪出來的,北京和天津人則說是在架子上繃出來的,當時縫制的服裝都是來料加工,而且材料也昂貴,有時先把牛皮紙用手揉軟,先試繃一次,以免失誤。立裁必需有衣架,當時的衣架上海是竹子捆綁成人體,外面糊紙,北方使用的架子和現(xiàn)在的差不多,不過里邊不是玻璃鋼,而是用廢紙在模型上一層層糊上的,外邊糊的大多是花紙。由于50年代之后,婦女穿絲綢懸垂式的禮服很少了,只有特需服裝店為外國使館夫人裁制一些,但數(shù)量很少,所以這種技藝逐漸地失傳了。北京80年代初期評定職稱時有些師傅曾顯示過這一技藝,很受得人們欣賞。他們當時說立體裁衣并不難,要熟練地掌握好提波、吊浪、抬環(huán)、抽花,四項基本技藝,什么款式都能裁了。我國第一次請外教講立體裁剪課是80年代初期由原中央工藝美院服裝系請了一位日本女教師,由此以后全國各地的服裝院校逐漸也都請外教講這一課程,大多為日本教師,也有少數(shù)歐、美教師。加之回國的留學(xué)生,經(jīng)過了20多年的請進來、送出去、再培養(yǎng),目前這一技藝,在我國服裝業(yè)已很普及,各服裝院校也都設(shè)立了這一課程。
第四、胸度和短寸法:胸度和短寸法是日本裁縫、裁制男子西裝時常用的方法,它是日本裁縫在明治維新之后由歐洲學(xué)習(xí)回來的,所以他們把它稱作為“洋裁”而把本民族的和服稱作為“和裁”(而我國的西式服裝裁剪是隨著列強的侵入,外國商人來華開店、辦廠而傳入的,所以我們不分中、西式服裝都稱為“裁活”50年代之后出版書籍時才稱它為“服裝裁剪”和“服裝制板”)。100多年前在歐洲有長寸法和短寸法之分,由于使用長寸法制板太復(fù)雜,所以逐漸被淘汰了。短寸法也稱為實寸法或肩寸法它是在人體的胸部以上部位測量多個部位,然后按照這些尺寸來制板。 胸度法是以人體的實際胸圍為基數(shù)來分配各部位的尺寸,(所以有人使用胸鍍法編了一本書,叫作號型裁剪法),胸度和短寸兩種方法由二十世紀3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裁縫到我國開店、辦廠,以及書籍等進行著傳播,但是進展緩慢,在我國目前有些人,還在使用它,但范圍不廣。
第五、原型法:原型法是日本裁縫和婦女量體裁衣時裁制女裝時使用最多的方法,他們是由歐洲取來的,但是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流派也很多,一種是量體時在人體上用軟布繃剪出一個原型,以這個原型來裁制各式服裝,另一種是用胸度法或短寸法裁制一件原型,以這件原型來裁制各式服裝,后者被人們稱為學(xué)院派,學(xué)院派有文化式和登麗美式等,文化式使用的是胸度法,而登麗美使用的是實寸法。由于日本的文化服裝學(xué)院來華講學(xué)的教師較多,他的教材我國也出版多部,所以我國使用的大都為文化式。原型法由二十世紀30年代由日本裁縫在東北即向我國傳播,80年代之后我們每年都聘請日本教師來華講課,但是傳播的速度不快,主要是日本的原型是以人體的實際胸圍為基數(shù),來分配各部比例關(guān)系的,由于傳統(tǒng)的行業(yè)技術(shù)習(xí)慣不同,所以傳播的較為緩慢。近年來隨著院、校畢業(yè)生、參加制板工作的人員在增多,使用原型制板法的人逐漸地多了起來。這種方法大多是先通過在人臺上制作初始衣片后,通過數(shù)字化儀保存到軟件中,再對其進行修改,及其它款式的變化。
上一條新聞:國內(nèi)外服裝CAD比較 下一條新聞:中國服裝CAD調(diào)研